第两百九十三章 三国刊行_我在现代留过学
笔趣阁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两百九十三章 三国刊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两百九十三章 三国刊行

  所以,司马光让他主持汴京义报,正合他心意。

  他在家办报之后,人也年轻了,精神也抖索了,和晏几道相识后,他甚至学会了饮酒!

  虽然酒量差的要死,一杯就倒,但他还是很喜欢。

  司马康继续看下去,旋即大失所望。

  因为刊载的所谓‘三国’,用的全是俚俗的白话,文字简单完全就是拿着三国志在套民间传说。

  只看了一会,司马康就摇头叹息:“可惜了这么好的词!”

  “那杨慎杨公的文字浪费了!”

  于是,就不再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。

  转而专心的开始研究,明天的汴京义报——主要是选文。

  司马康,多少也在《资治通鉴》书局之中做过事。

  所以他的文字审美能力很强,评价能力也不错。

  这些日子来,在他的主持下,汴京义报的发行量,虽然没有增加,但大体保持了稳定。

  每天三千份,有时候能有四千份,甚至最高卖到了五千份!

  那一期,刊载了晏几道的好几首词。

  所以,整个汴京城的勾栏瓦子都轰动了!

  姑娘们人手一份据说当代的李师师还放话:愿得叔原一会!

  然而极限也就是这样了。

  根本无法和和发行量已经稳定在四万,已经卖到了整个开封府,甚至卖去了大名府和洛阳的汴京新报相比。

  司马康当然知道原因。

  汴京新报,每天都在追踪汴京物价。

  普罗大众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事情。

  他有心要效仿,奈何却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做这个事情。

  汴京城太大了。

  旧城、新城加起来,数百个厢坊,无数店铺。

  没有几百个人,随时盯着这些地方,并统计物价,根本不可能做到每日跟踪。

  ……

  但司马康不会知道。

  汴京新报刊行了《三国》后,当天晚上,整个汴京的瓦子,都开始说起了汴京新报的三国。

  同时,那一首临江仙,更是通过瓦子勾栏以及汴京新报的辐射,在一个晚上之后,就已经在整个汴京传唱。

  等到第二天,司马光从都堂回家的时候,就听到了大街小巷的孩子,都在唱着: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……”

  司马光听着,微微颔首:“好词!好文章!”

  “公休我儿,在何处觅到了如此佳词?”

  听着孩童们唱着的词,司马光深感,教化百姓有期。

  只要今后,汴京义报刊登的文章诗词,都能如现在一般,直接在大街小巷唱开。

  那么,天下大治,人人皆知孔孟忠孝仁义之道的世界就近在眼前了。

  等司马光回家一问,他才知道,那首词,不是汴京义报刊载的。

  而是汴京新报!

  同时他也知道了‘三国演义’的事情。

  于是,让司马康将那汴京新报拿来给他看。

  司马光看完,神色就古怪起来:“如此好词,为何却给了如此烂俗文字?”

  “可惜!可惜!”

  在司马光眼中,这三国演义,其实就是在用文字去取媚那些布衣黔首。

  这样的事情,他是不愿意做的。

  文字是高雅的、神圣的,也是承载圣人经义和大道的。

  不过,司马光虽然看不起那汴京新报的文字。

  可不妨碍他对此持宽容的态度。

  只要不是鼓吹新法的文字,只要没有王安石的背景。

  实际上,司马光对大部分东西,都能持一个相对开放的态度。

  不然,他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和仰慕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